关于组建湖州市中小学“菰城E教”名师团 的通知
各区县教育保障(信息、技术)中心、市属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部署要求,树牢“以教育数字化驱动引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推动我市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教师队伍数字化素养和专业能力。经研究,决定组建湖州市首批“菰城E教”名师团。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面向全市中小学,组建“菰城E教”名师团,汇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技术娴熟、勇于创新的教育信息化领域骨干教师15人左右,围绕智慧校园建设、实验技能与自制教具设计、数字资源建设与智慧平台应用、“人工智能+教育”、师生信息素养实践提升5方面开展研究与实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教育数字化成果,引领带动全市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助力打造具有湖州特色的教育数字化品牌。 二、申报条件 (一)政治素养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高尚,为人师表,无违反师德师风行为。 (二)专业能力 在智慧校园建设、实验技能与自制教具设计、数字资源建设与智慧平台应用、“人工智能+教育”、师生信息素养实践提升5方面,具有至少1项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近3年内,主持过申报方向相关的课题研究、项目建设,或在省级及以上教育教学刊物发表过相关论文,或在师生信息素养实践提升活动中获得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奖项(含指导学生获奖)。 (三)实践经验 积极参与学校教育信息化实践,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模式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具有指导和帮助其他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经验和能力,能够在区域或学校范围内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团队协作 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积极参与团队活动,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研究任务和工作项目。 乐于分享,能够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研究成果等与其他教师交流共享,促进共同成长。 三、研究方向 (一)智慧校园建设 1.智慧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与运维,包括校园网络、数据中心、智能终端等硬件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管理。 2.智慧校园管理系统的应用与优化,如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信息化系统的使用与改进。 3.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校园环境监测、安全管理、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4.智慧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与实施策略,推动校园信息化建设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二)实验技能与自制教具 1.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实验教学新模式探索,提高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2.低成本、高效能自制教具的设计与开发,利用生活中常见材料制作适合教学的实验教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建立实验教学资源库,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构建虚拟实验环境,解决传统实验教学中的难题。 4.实验技能培训与竞赛组织,开展教师实验技能培训活动,举办学生实验技能竞赛,提升师生的实验操作水平。 (三)数字资源建设与智慧平台应用 1.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之江汇互联网学校、湖州微课网等,开展优质数字课程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2.教育教学素材资源的收集、整理与分类,包括图片、音频、视频、课件等,为教师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支持。 3.数字资源建设的标准与规范研究,确保数字资源的质量和兼容性,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4.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之江汇互联网学校、校本智慧平台等开展数字赋能助学、助教、助研、助管创新与变革研究,形成新举措、新经验、新模式。 (四)“人工智能+教育” 1.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如智能教学辅助工具、个性化学习推荐系统等的开发与使用。 2.人工智能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探索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等新方法。 3.人工智能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精准性。 4.“人工智能+教育” 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与专业发展研究,提升教师应对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能力。 (五)师生信息素养实践提升 1.聚焦师生成长,开展省市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数字创作、计算思维、机器人及创客)大赛政策研究与实践路径探索。 2.探索教师信息素养分层培训体系构建,开发基于数字胜任力模型的教师培训课程。 3.信息素养课程融合创新研究,构建“基础技能—综合应用—新实践”三级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差异化发展需求。 4.研制师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建立包含技术应用、创新思维等维度的指标体系。 四、申报程序 (一)个人申请(2025年3月25日至4月11日) 符合条件的教师填写《湖州市“菰城E教” 名师团成员申请表》(见附件 1),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包括课题立项书、论文发表刊物、获奖证书等,经所在学校审核同意后,将申请表和证明材料报送至各区县教育保障(信息、技术)中心,市属学校(单位)直接报送至市教育保障中心。 (二)区县审核(2025年4月12日至4月18日) 各区县教育保障(信息、技术)中心对辖区内学校推荐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按照分配名额确定推荐人选,并将推荐人选的申报材料和推荐汇总表报送至市教育保障中心何一民(联系电话:13819202080,浙政钉同号)。 (三)市级评审(2025年4月19日至4月24日) 市教育保障中心组织专家对各区县和市属学校(单位)推荐的申报材料进行评审,综合考虑申报教师的政治素养、专业能力、实践经验、团队协作等方面表现,确定湖州市“菰城E教”名师团成员名单,并予以公示。 五、保障措施 (一)科研支持 根据研究方向,每位名师团成员配备3—5位骨干学员,逐步营造“群雁效应”。优先支持名师团成员申报与名师团研究方向相关的课题项目,并提供必要的科研指导。鼓励名师团成员开展教育数字化领域的创新研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二)评优评先 将名师团成员及其学员表现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评优活动中,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名师团成员及学员。 名师团成员有定期负责调研讲座、活动组织、赛前集训等职责义务,共同提升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水平。 (三)培训机会 定期组织名师团成员参加各类高级别培训、学术研讨活动,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和培训,拓宽名师团成员的视野,提升其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 (四)宣传推广 通过教育部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教育媒体等渠道,对名师团成员的优秀成果和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推广,提升名师团成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数字化发展氛围。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 各区县教育保障(信息、技术)中心、市属学校要充分认识组建“菰城E教”名师团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鼓励优秀教师积极参与申报,确保推荐人选的质量。 (二)严格审核 各单位要按照申报条件,对申报教师的材料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材料真实、准确、完整。对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取消申报资格,并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三)按时报送 请各区县教育保障(信息、技术)中心、市属学校按照申报程序要求,按时报送申报材料。逾期未报送的,视为自动放弃。
附件:1.湖州市中小学“菰城E教”名师团成员申报表 2.区县名额分配表
湖州市教育保障中心 2025年3月26日
附件1: 湖州市“菰城E教”名师团成员申请表 学校(盖章):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教师 信息
| 姓名 |
| 联系电话 |
| 职称/职务 |
| 任教科目 |
| 研究方向(勾选至少1项) | 智慧校园建设 | 实验技能与自制教具 | 数字资源建设与智慧平台应用 | “人工智能+教育” | 师生信息素养实践提升 |
|
|
|
|
| 申报基础 | 概述近年来所研究方向的创新做法、特色亮点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效(可附页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包括课题立项书、论文发表刊物、获奖证书等),字数2000字以内。
| 学校审核盖章:
| 区县教育保障(信息、技术)中心审核盖章:
| 申请人(签字):
年 月 日 |
附件2: 区县名额分配表
区县 | 名额 | 吴兴区 | 3 | 南浔区 | 3 | 德清县 | 3 | 长兴县 | 3 | 安吉县 | 3 | 市直属 | 3 |
相关下载
4022484-25104-48-教育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