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上午,湖州市中职教师AI赋能教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浙江信息工程学校隆重开班。来自市属及三县中职学校的75位教科研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智能时代的教科研驱动教育创新。本次培训旨在全面提升中职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推动AI与教学科研的深度融合,为湖州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开班仪式:专家齐聚,共启新程 席嘉宾包括:湖州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蔡际钧、湖州市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副主任沈勇、湖州市教科研中心副主任周凌、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培训中心主任冯玉如、中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基地项目负责人李真。 冯玉如主任在致辞中对学员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本次培训对中职教师发展的重要意义。蔡际钧主任指出,教科研能力的提升对教师专业成长至关重要,并鼓励大家积极探索AI技术在教育科研中的应用。沈勇副主任则勉励学员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将所学转化为推动教学创新的实践成果。 本次培训内容涵盖教科研基础理论、AI工具应用、课题研究实践、成果转化与教学融合四大模块,既有理论引领,也有实操训练,确保学员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专家讲座:精准指导,助力科研提升 上午场 | 主题讲座《从“发现”到“聚焦”:课题研究与结题注意事项》 主讲人:周凌(湖州市教科研中心副主任,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周凌副主任结合多年实践经验,详细解析了课题研究的关键环节,包括选题方向、申报立项、开题设计、结题报告撰写等。他通过数据分析和案例对比,帮助教师理解高质量课题的标准,为大家提供了系统化的研究指导。

下午场 | 主题讲座《教师教研与论文写作实用策略》 主讲人:张国红(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金华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职成教部主任) 张国红主任以“匠”与“师”的区别为切入点,强调教师不仅要精通教学,更要具备研究创新能力。他系统讲解了教科研论文的核心要素,结合案例剖析选题、提纲拟定、论证写作、修改润色等关键步骤,帮助教师掌握高质量论文写作的方法。

AI赋能职业教育,驱动科研创新 本次培训顺应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的趋势,为湖州市中职教师搭建了高质量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后续的培训将通过专家引领、案例剖析和实践探索,帮助教师拓展教科研思维,掌握AI技术在教育科研中的创新应用。 AI赋能科研,为中职教师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通过智能备课、教研数据分析等应用,专注于教学创新与专业成长,推动湖州中职教育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4017893-25382-48-市属教育风采
|